2014年“岐黄讲坛”系列讲座时间表
顺序
|
时间
|
主讲人
|
地点
|
题目
|
1
|
3.26日15:40
|
陈平原
|
逸夫馆一楼报告厅
|
大学故事的魅力与局限性
|
2
|
4.02日15:40
|
孟庆云
|
逸夫馆一楼报告厅
|
中医学的流派及发展
|
3
|
4.09日16:30
|
赵进喜
|
逸夫馆一楼报告厅
|
经方与临床
|
4
|
4.16日15:40
|
王天芳
|
逸夫馆一楼报告厅
|
精神类疾病的中医辨治体会
|
5
|
4.23日15:40
|
谢鸣
|
逸夫馆一楼报告厅
|
带你揭开古方中的奥秘
|
6
|
4.30日15:40
|
王庆国
|
逸夫馆一楼报告厅
|
学习经典的意义与方法
|
第一讲
讲座题目:大学故事的魅力与局限性
陈平原简介
陈平原,著名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讲座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执行院长。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获教育部颁发的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中国散文小说史》、《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大学何为》、《北京记忆与记忆北京》、《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作为学科的文学史》、《读书的“风景”——大学生活之春花秋月》等著作三十种。
第二讲
讲座题目:中医学的流派及发展
孟庆云简介
孟庆云,著名中医理论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原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所长,主编《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为《中国大百科全书·传统医学卷(2版)》副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医卷》副主编,《中国中医年鉴》编委,任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基础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医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首届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主要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理论研究。发表中西医学术论文300余篇。著有《中医理论渊薮》、《周易文化与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研究方法与实验技术》、《中国中医药发展50年》等。
第三讲
讲座题目:经方与临床
赵进喜简介
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内分泌科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内分泌重点学科带头人,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教育部霍英东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秘书长;学崇仲景而师百氏,倡导三阴三阳辨证方法,提出辨体质、辨病、辨证“三位一体”诊疗模式,强调辨体质、守病机、辨方证、选效药。曾主持国家“十五”、“十一五”科技攻关与支撑重大疾病项目等10余项课题。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10余项奖励。发表论文90余篇,著有《古方妙用》、《四大经典与中医现代临床》(丛书)、《肾炎病防治与调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西医诊治学》、《疼痛性疾病现代中医治疗学》等书。
第四讲
讲座题目:精神类疾病的中医辨治体会
王天芳简介
王天芳,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诊断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部及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国家教育部及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及科研三级实验室学术带头人,国家双语示范课程“中医诊断学”负责人。先后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州立精神疾病研究所和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精神疾病科作访问学者及高级研究学者。
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学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副主任委员等。
第五讲
讲座题目:带你揭开古方中的奥秘
谢鸣简介
谢鸣,基础医学院方药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方剂学学科带头人。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三届全国方剂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国实验方剂学》、《中国药师》等多家杂志的编委及副任委,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访问教授,美国生理学会(APS)会员。先后主持完成国家和部委级科研项目12 项;获部级成果13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部市及全军科技进步奖7项;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主编全国统编方剂学教材4部,出版学术专著5部。曾获国务院突出贡献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多个年度优秀主讲教师、第二届我最喜爱的老师、首届优秀教学名师等荣誉。
第六讲
讲座题目:学习经典的意义与方法——从《伤寒论》谈起
王庆国简介
王庆国,男,从事中医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四十余年。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计划“证候规范及其疾病与方剂相关性研究”及“肝藏血主疏泄的藏象研究”首席科学家。兼任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国家药品与食品管理局新药审评委员、中药品种保护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博士学术研究会副主任委员。临床以运用经方诊治消化系疾病、心脑血管病、风湿免疫类疾病见长。系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首届百名杰出青年中医称号获得者。
|